校友园地/旅游摄影 ← 肯尼亚坦桑尼亚看动物大迁徙9

肯尼亚坦桑尼亚看动物大迁徙
-- 张厥容 2024年10月27日初稿

9.再见天国之渡

2024年8月24日 Day6,今天还是在塞伦盖蒂,尽管2天前见到了天国之渡的一个尾巴,大家还是期盼着能不能再见到一个完整一点的,声势浩大一点的天国之渡。这就是本篇标题的第一个意思,希望能“再见天国之渡”。第二个意思是今天如能见到天国之渡的话,明天我们就要离开了,再见了天国之渡。

赵晓晖所绘10天行程,梁瑞兴加改第5天行程

车子照例一早出发,驶进了大草原。狮群我们是早就看到过了,但一直未见过雄狮,今天看到了(见下图)。雄狮一头威武的鬃毛,研究发现,鬃毛的颜色与睾丸激素相关,深黑色的鬃毛对雌狮的吸引力远高于淡色系的鬃毛。动物的雌性一般没雄性的漂亮,为什么女人就比男人漂亮呢?

雄狮(Lion,李宇平摄)

下面再补上前天所见的豹(Leopard),见下图。这样,所谓的非洲“五大”动物中狮、象、水牛、豹,我们都见到了,唯有犀牛(Rhinoceros)还没见到。

豹(Leopard,群里团友贡献)

塞伦盖蒂差不多有马赛马拉的10倍大,我们穿行其间,角马、斑马、长颈鹿、象等等不计其数,就不再一一放照片了。心里想着的,就是还有没有机会再看一次天国之渡,最好声势浩大一点的,所谓“千军万马过天河”。导游通知我们下午2点钟离开,因为还要赶去旅馆。午饭过后,尽管司机的无线电话声音很嘈杂,有很多通话,但还是没有消息。眼看就要2点钟了,我们觉得要走了,司机倒没有要走的意思。我在想,他们不快点赶到旅馆好下班吗?

大概2点过5分,司机的无线电话声又响了。这次他二话不说,驾车便朝前开去。我们问是不是有动物要渡河?他说:“Possibly (可能).”等到我们开了一段,看到其它车子也向我们汇聚过来,就觉得希望更大了。

等到我们赶到马拉河边,已经有好多车子聚在那里。请看下图,俨然一字排开的铁甲阵啊!据赵晓晖估计,总有六、七十辆。

等待观看天国之渡的铁甲阵(赵晓晖提供)

等我们的车子找到位置时,其它的车子已被允许驶向河边,请看下图,光我们右边,就有不下十辆。图中左边河流近对岸处,还有几头角马在水中,而岸上已经上岸的角马,正在跑向远方,看样子是一场小型的天国之渡,正近尾声。然而所有的车子都待在原地,一定是在等待一场更大的渡河。

我们车的位置,就在这丛小灌木前

这时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河的两岸,聚集了好几群角马。最大的一群,望不到边,总有上千头。请看下面照片,这是在我们左前方的河边,这一群总也有几百头。但就是在河边徘徊,不肯渡河。我们右边,也有排成纵队的角马,在向河边走来,后续也望不到边,应也有几百头。但走走停停,并不急于渡河。我们右前方的水边,也聚集了一、二百头,在那里观望。

河边的角马群

这个时候,只有耐心等啰。等时心焦,却也是悬念最高,希望最大的时刻。说时迟,那时快,右前方水边的那一群,在头马的带领下入水了!请看下图,是我手机录像中的截图。不过这也不能算渡河,走几步又退回来的,我们也见多了。

入水了

只见头马入水后,一马当先,向对岸游去。

头马一马当先,向对岸游去

后续的角马跟上,渡河

下面就抛开我的手机,用李宇平长镜头的录像截图。

天国之渡(李宇平录像截图)

靠岸了(李宇平录像截图)

下图是传说中的埋伏在河中的鳄鱼向角马发起攻击的瞬间,居然给我们看到了,拍到了。图中红圈内左边是角马,右边是攻击的鳄鱼。因为是录像截图,不是很清楚,也没有动态,如看录像本身,那鳄鱼从水中跃起攻击的瞬间就更清楚更震撼了。

半渡而击(梁瑞兴录像截图)

下面两张,都是从李宇平录像中截图截下来的。红圈中右边的鳄鱼攻击左边的角马,最后这头角马还是被鳄鱼拖入水中,当了鳄鱼的美餐了。你说这自然界多残酷,是挺残酷的,但这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几亿年来,星球爆炸了,地球产生了,孕育了生命,动物开始互食的时候,人还不知在哪里呢。今天我们能够看到,我现在还在写,本身就是一桩神奇的事情。

鳄鱼的攻击(李宇平录像截图)

角马被拖下水前(李宇平录像截图)

看完了天国之渡,汽车纷纷撤离。大家带着惊叹和满意的心情,还在回味刚才的情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次来唯一的,就是千军万马般的天国之渡没有看到。不过这真的要碰运气的,千军万马似的陆上迁徙,我们起码看到了二次。刚才还有一队千军万马的纵队,只不过还没走到河边,又回去了。说不定我们汽车一走,它们掉转头就过河了。再说我们刚才那六、七十辆越野车排成的铁甲阵列,角马就是要过河也吓得不敢过了。

太阳落山时赶到旅馆, 叫“ Seronera Wildlife Lodge”,也是一个四星级酒店。这旅馆跟我们昨天住的,从房屋结构到整个旅馆的安排,非常像,后来打听,才知道是一个人设计的,原来是国有的,现在是私有,老板是一个印度人。

下图是我吃完饭从餐厅出来,在走廊上看到的在旅馆楼下草地上的野猪,不知道对人是不是危险。

出来觅食的野猪

我们团的刘蔗如医生,先生赵文是建筑师,这次和女儿赵明昕一起来了。因在坦桑尼亚这几天,一家三人不能住在一起,就来和我做室友。能和建筑师住在一起,当然是向他讨教建筑设计的大好时机,就以我们现在住的旅馆为话题。他说这个酒店建筑群有其传统的特色,虽然设施老了一些,但建筑师塑造的空间特色依旧。整个的建筑群依照地形的起伏而构筑,用连廊和其他公共空间穿在一起,内外互溶和渗透,看得出建筑师思考,赞赏建筑师的追求。遗憾的是当今有情怀和追求的建筑师已经不多了。再有就是如何建造,在这么一个荒野里,也没有正式的路,在几十年以前要把这么多的木材和建筑材料运进来,比如瓷器的抽水马桶、浴缸等等,是极其困难的。他说他也不知道是怎么解决的,还有那么多的建筑工人的吃、住、用。他还提到这个旅馆没有残疾人设施,依照现在的国际统一标准,这是必须有的。

至此来肯尼亚坦桑尼亚看动物大迁徙的目的,基本上算是达到了,可以再去看点什么别的东西了。

(待续)

致谢:感谢大家提供的照片和热情支持。


Comment 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