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园地/旅游摄影 ← 肯尼亚坦桑尼亚看动物大迁徙10
肯尼亚坦桑尼亚看动物大迁徙
-- 张厥容 2024年11月4日初稿
10.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
2024年8月25日 Day7,今天要去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Ngorongoro Crater),请看下面行程图。
赵晓晖所绘10天行程,梁瑞兴加改第5天行程
昨晚说好的,今天一早去旅馆(SeroneraWildlife Lodge)的观景台看日出。请看下面照片,左手的阶梯直通去观景台的路。
旅馆房子和去观景台的路(李宇平摄)
观景台建在地势的高处,看出去很开阔。我们四处瞭望,等待日出。眼前是原始的塞伦盖蒂大草原,没有任何建筑物和设施,动物在草原上游荡,再见了塞伦盖蒂。不一会太阳露出半个身影,大家招呼着一起拍照,见下图,正当日出的时候,留下这难得的合影。
前排坐者左起:李伟瑞、刘蔗如、陈君艳
二排左起:梁瑞兴、李素慧、王峥、梁俐、秦敏、蔡惠玲、陆丹、苏葵、黄涛生、莫君琴、管敏鑫
后排左起:赵文、梁文、王晖、余晓明、黄敏宁、张厥容、于励民、李涛
这里又要讲到坦桑尼亚的气候,虽然也近赤道,且是8月底的日子,早上起来并不热,看大家还都穿着外衣,极其舒适的天气。
观景台日出(秦敏提供)
去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只有土路,见下图,这是从车窗内向外拍的照片。路是修出来的,路旁堆积着的碎石,就是修路时翻出来的,不过还是很颠簸。前面的车子碾过,激起满天尘土。我们的司机紧紧跟随,把车子钻进前面的尘雾里。时间长了,我实在熬不住,跟司机说能不能不要靠那么近,尘土实在太大了。司机听我说,把距离拉开了一段,就好多了。但开开开开,又钻进了前面的尘雾里。汽车没有空调,透气全靠开窗。装了空调,可能几天灰尘就把空调塞住了。因为颠簸,汽车只能维持最简单的结构,以减少出毛病的几率。好在大家都带有口罩,初衷是防新冠,现在成了防尘的必需品。二个小时下来,鼻孔处就是一堆黄土。我争取一天换一个,因为大家都带的有限,同车的黄敏宁说,她晚上洗一洗,第二天还能用。
尘土飞扬的道路
终于来到了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请看下图,中间上二行写的是:Welcome 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欢迎来到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下面一行写的是:UNESCO Mixed World Heritage Si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复合世界遗产地)。具体一点,是1979 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自然遗产,2005年又再获列为文化遗产,成为兼具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复合遗产地。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
下图是停车处来向我们兜售小礼品小纪念品的当地人,左边是两个男孩,右边那位看脸我想是女孩,再看脚上穿的好像是高跟鞋。
当地人(秦敏提供)
下图是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约200万年前火山多次喷发炸去了火山顶峰,又塌陷留下了一个碗形的火山口。火山口壁陡立,高出谷底约600米,中间是一个蓝色的咸水湖,这样的环境使火山口内自成生态系统,有与外部隔绝的各种动物生长。另外,保护区内的奥杜瓦伊峡谷有一系列人类进化的遗迹,1959年7月17日玛丽·李奇在此发现175万年前的鲍氏傍人的头骨化石,成为古人类学的重大发现。这就造成了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能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兼具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复合遗产。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
过了肯-坦边界后,我们由孔导游和他的助手小高姑娘接手,安排了我们在坦桑尼亚的整个行程,直到把我们又送回肯尼亚境内。下面是他和我们的合影,左起:梁俐、黄敏宁、孔导、张厥容,可惜没找到小高姑娘。
与孔导游合影(李宇平摄)
火山口内仍有狮、象、犀牛、豹、野牛、河马、长颈鹿、鬣狗等等,不再呈上照片了。找一些以前没有发过照片的,下面是白鹈鹕(Great white pelican),属大型水鸟,既能飞,又能走,还能游水,主要以鱼类为食。
白鹈鹕(Great white pelican,李宇平摄)
下图是灰冕鹤(Grey crowned crane),有漂亮的黄色稻草状羽冠,末端还带黑色斑点。
灰冕鹤(Grey crowned crane,李宇平摄)
火山口内有一个大盐水湖,还有二个小淡水湖,下面是我们在淡水湖前的合影。先来女将们的:
蹲着的,左起:徐旭筱、潘红宇、林琳、秦敏、任慧芬、李静、梁俐、赵晓晖
站着的,左起:李素慧、余晓明、李伟瑞、刘蔗如、曹孟韶、姜冬梅、林彤、黄敏宁、吴洁、蔡惠玲、陆丹、莫君琴、展宏。后面戴帽子的被遮住,看不清是谁。
淡水湖前的女同胞们(李宇平提供)
下面是男生,左起:梁瑞兴、尉志刚、王晖、梁文、李宇平、赵文、张厥容、王学诚、徐波、徐龙、李涛、管敏鑫、于励民。
淡水湖前的男生们(李宇平提供)
淡水湖前的男生们(李宇平提供)站在淡水湖前时,面对大好景色,大家谈性正浓。不意旁边大约20 米处,传来一个声音,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This is nature. Please be quiet. (这是大自然。请安静。)” 群里有人应声而说:“我是想说小声一点的。”回头看去,是一位白人中年男子站在树下向我们说话。这样大家就散开了,有人觉得这样被人说不舒服,就上去回怼了一句。那人又说了什么我记不全了,中间有一句好像是:“Go back to your China. (回到你们的中国去。)”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我们是中国来的。听了这话别人有什么反应我不知道,我脑子里反应出来的是两句话:“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谢谢人家提醒就是了。我在想,中国的大妈广场舞还没来呢。大妈的广场舞,自带录音机,自配服装,有一种气吞天下的威势。她们跳到巴黎的卢浮宫,跳到梵蒂冈的宗座宫,还跳到英国的白金汉宫。就是要把这中国特色的舞蹈,跳遍全世界。上海人对此有两句上海话,一句是:“这叫扎台型。”还有一句是:“坍招势坍到外国去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百度》一下“扎台型”和“坍招势”这两个词。
因为上面说话的是个白人,或许脑子里会跳出“歧视”这两个字。说起这两个字,我是觉得非常惭愧。凭着“严于律己”的信条,先检查咱中国人。有权的歧视没权的,有钱的歧视底层大众,这是公开的。还因为咱是上海人,再来检查上海人。上海人歧视外地人,这是我们大学同学在读书期间最恨的。住在好区(上只角)的歧视住在差区(下只角)的,讲城里上海话的歧视带苏北口音的,等等。我想什么时候国人能把“小日本”这个口头语去掉,再来谈“歧视”这底气就要足得多。我还在感叹,我们这个团的人均素质,应当是中国大陆出来的中间最好的了。
下图是途中的午餐,照例是早上带出来的盒饭。左起:赵文、赵明昕、王峥、余晓明、梁文、潘红宇、曹孟韶。
盒饭午餐(秦敏提供)
下图是在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的进出口,后面牌子上写的是“欢迎来到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左起:黄敏宁、林琳、梁俐。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进出口(李宇平摄)
旁边的建筑物里,有一个展览馆,其中有保护区的地貌模型(见下图)以及各种动物介绍,我们也进去参观了。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地貌模型
出了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我们赶去旅馆。旅馆就在曼雅拉湖(Manyara Lake)边上,叫曼雅拉湖野生动物旅馆( Lake Manyara Wildlife Lodge),也是一个4星级旅馆,但比我们以前住的看上去新一点,更豪华一点。请看下图,这是我第二天早上拍的。
曼雅拉湖野生动物旅馆
下图是当晚入住时,前台边上的休息室,看上去挺豪华的。
入口处休息室
下图是我吃完饭后在整个旅馆转转,门外有篝火,还有人在奏乐。大堂
大堂前的篝火
下图是晚上安静的旅馆,都准备好好休息了。
入夜的旅馆
(待续)
致谢:感谢大家提供的照片和热情支持。